中南在线9月30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杨莹 刘格格 见习记者 胡晓清 报道)朗诵类节目在舞台晚会中向来备受冷落,而29日晚的武昌理工学院迎新晚会上一幕《与妻书》的朗诵表演,却受到广大大一新生的热烈的欢迎与关注。
“我的爱人啊,你在哪儿?”“我在这儿。”当诗歌刚开始,舞台上林觉民的“妻子”呼唤觉民时,台下的人群中传来一句调侃的话顿时让全场躁动玩笑起来。然而随着林觉民的扮演者张兴科传神地诵读着:“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他颤抖着的声音与满怀的激情让大家渐渐安静下来,感受他们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生动的表演,再现革命年代那段特殊时期的爱情,林觉民投身革命的豪情,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现场气氛由轻松逐渐转变成紧张严肃。舞台灯光的阴暗转换让观众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被照亮的“林觉民”,他一句悲凉又深情的“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座的大一新生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不断。情动处记者身边的观众更有人暗叹感动得热泪盈眶。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省闽侯县(现在福州市)人,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书》是林觉民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信中洋溢着对妻子无尽的爱恋,对生活的热爱。但作者并没停留在儿女私情之上,而是将儿女之情同革命事业相比,使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后世评价该封书信称,全文语言委婉曲折又不乏闲情逸致,文辞优美,为读者平添几多的愁怅和心酸。
节目中林觉民的扮演者,广播台成员大三学生张兴科谈及自己对林觉民这一角色的感悟时,这样说道,“林觉民作为一名革命烈士先驱者,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与妻书,同时也是献给所有人的书信,其中包含着对社会的大爱。”林觉民妻子扮演者则是11级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闫慧,由于自己主攻的播音是新闻方面,而《与妻书》却需要丰富的感情投入,所以闫慧称训练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随着10天的刻苦练习,难题逐渐被攻克,于是有了舞台上那位出色的林觉民妻子。
艺术学院李丽老师则认为,这个节目是对新一代中国人的提醒,“民族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现在90后的学生们,身处和平年代,很难亲身感受革命的生死情深,故而更应该从点滴中努力学习与发扬民族文化。这次整场迎新晚会更是通过了众多富有民族色彩的节目来表现这样一个初衷,希望给学生们展示出民族、革命的精神魅力。接受采访的物流1101班余阳阳同学道,“看了两位表演者的精彩演出,心中很是触动,爱国主义精神简直就像瞬间被激发出来了一样,相信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记得这次节目,更记得民族精神的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