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News
校园新闻

校园早间广播成部分学生早上“起床号”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08-11-21 阅读:

中南在线讯记者 刘明杨 报道)“今天广播声音太小了,没把我吵醒,所以迟到了”中南分校一位学生这样对老师解释上课迟到的原因。睡懒觉是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有效督促学生早起上课、学习,是各高校一直头疼的问题。中南分校利用早晨广播音乐和新闻的方式,提醒学生早起,引导学生勤奋好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六点半广播会准时响起,先是一段催人奋进的音乐,接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早间新闻,一般播放时间持续二十分钟。“一开始觉得蛮烦,睡得正香忽然被音乐声吵醒,睡不着就只好起床了,现在也养成早起的习惯了”,一位沈姓同学笑着对记者说。采访中,也有部分学生对此不解,“我们寝室晚上有卧谈的习惯,熄灯之后一般都要聊到将近十二点,早上起得自然就晚点,可广播的声音把好觉给搅没了。”一位同学想记者抱怨。

在采访的学生中,多数同学对此“新规”表示认可,他们认为,睡懒觉是人性的弱点,像生锈,最能腐蚀人的精神,大学生极易在睡懒觉中堕落,没有一种督促和压力,自己很难克服睡懒觉的坏习惯,而学校通过广播提醒学生早起的方式,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不仅能够督促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而且通过听广播的新闻,还可以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动态。“平时没时间看报纸,现在好了,可以通过早晨的广播听新闻,我一般都是在被窝里听完新闻就起床了。”一位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

对于广播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从而造成课堂上“打瞌睡”的现象,学校一位老师表示,学校制定早晨六点半进行广播,时间是合适的,因为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是晚上十一点熄灯睡觉,到第二天的六点半,有近八个小时时间,足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睡眠时间。

文法学院分团委书记陈耕苗认为,大学生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因素很多,比如学生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低落,大学宽松的环境等等,通过早晨广播虽然不能根本改变大学生“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引导学生早起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