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班风行大学校园
5月22日晚,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小丽(化名),看着班上十名尖子生去上《小学英语教法》课,心里感到很郁闷:“学校为什么要给少数学生‘开小灶’啊?”
原来,从这学期开始,该校外语系做出一个决定,从二年级四个班250名学生中,每班选出10名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成立“小班”。每周二晚上,由该校教学名师给这些学生上《小学英语教法》(该校以培养小学及学前班师资为主)。
无独有偶。中国地大(武汉)也于本月出台《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意见》,决定从2007级新生开始,每年在大一新生中选拔30—50名学生,加入“李四光计划”,为他们配备专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实行完全学分制,不受现行专业学分限制,享有硕士研究生同等的借阅待遇,每学期还有60学时的免费上机学习时间,各实验室免费为他们提供实验条件,可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和推荐出国留学的机会。
进一步走访发现,近年来,武汉地区许多高校都在开设尖子班。
早在2002年,华中科大就开办电类提高班,班级成员是从六个院系选拔的优秀学生,每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实行全英语教学。
去年,武汉科技学院成立铁人班,成员从新生中遴选,除了强化意志与体力方面的磨练外,还一对一地配备导师,向他们开放只对研究生开放的实验室。
2004年,武科大中南分校成立工商管理试验班,从全校数千名学生中选拔出29名学生,单列的教学计划,独特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由知名企业的高管、职业经理人讲授。
除此以外,还有武大国际班、湖大文科改革试点班、武汉工程大学特色班、武汉工业学院教改实验班等。
各种尖子班名称不一,但都有个共同特点:从在校学生中挑出佼佼者,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让他们享受其他同学享受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
一些学生和家长有非议:尖子班有违教育公平原则
从形式上看,尖子班,有些类似于中学的重点班。它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部分高校学生和家长的非议。
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一名大二学生的家长说:“交了同样的学费,却不能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学校为打造品牌而设立尖子班,损害了大部分学生公平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