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司马图《典雅》中有这样一句话“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菊,代表着高洁与傲气。正如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五柳先生——陶渊明一般。生于魏晋之乱世,身处黑暗仕途之中。他弱冠之年游宦,为谋生路宦海浮沉经过多少辗转。而鸿鹄之志随着江水远逝,奈何收起这官场刀剑的鞘。不惑之年挂冠而去解印不受天地管制,踏上其神仙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管世人如何笑他沉沦、笑他逃避多失败,但他的心获得自由跳脱尘俗之外,在樊笼中的人参不透世间的坏,此刻把酒言欢,宁乞不复与清风共在。凄凉清贫又能怎么样呢?纵使生前身后,成为世人的消遣。山肴野蔌,先生乐得任意挑选。山水中有陶渊明一枝独秀,富贵本非其愿,千万休得意马心猿。把酒言欢,赏菊篱下。
通过《归去来兮辞》我们可以与靖节先生“近距离”交流。此诗作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其中“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此句认为自己的精神是被形体绑架了,直接表明了他心里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厌恶悦亲成之情话乐琴书以消优。“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恨晨光之熹微。”此句运用对仗的手法描写具体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真情和高洁《饮酒》(其五)间旧并无世俗而无牛马唱作,虽然居住任“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结房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问君何老外远地自偏三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采菊东篱下” 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采菊东离下,攸然见南山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饮酒》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山气日众能,飞鸟相与还。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就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日子里,陶渊明也没有停止自己的文学创作,写了大量的田园隐逸诗歌,用纯朴自然的语言和高远脱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被后世尊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如果说曹操是被时代逼出来的英雄,那陶渊明就是被时代逼出来的隐士,陶渊明的一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抱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出仕。但门阀森严,军阀互攻的动荡社会让他屡遭挫折,而他却把本无诗意的生活,活出了盎然诗意,正应了曹雪芹那句“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