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见习记者 陈浩 报道
有一则德国寓言这样讲到: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鱼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
青蛙在外面周游的一番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肚子的下面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小鱼听着听着,这时,在它的脑海里,出现的“鱼牛”的形象。
我认为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实践才能出真知。青蛙为什么把鱼想象成了牛,是因为它没有看到过。就像我们生活学习中,要想弄清楚事情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走过弯路,才知道其中的道理。就像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看月,你看不见它皎洁之下的灰尘。很多事情都是雾锁烟笼,情以心为言,躬行探求。
作为学生,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来说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都很清楚,书中得到的知识是别人的经验,它只有经过我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检验和运用,才能变成自己人生的宝贵经验。正如有人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思大概是说实践的重要性。别人的经验,只是一家之言。有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的观点很偏颇。面对同一个问题,也许他们的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亲身实践,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如同《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样,要么困难被放大,要么轻视困难,让你无所适从。有些书中的经验是前人总结而成,在一定具体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反之,如果离开了那特定的条件,它就会成为谬论。因此,只有我们在实践中掌握其中的缘由,我们才能正确的运用别人的经验。因此,古人告诫我们说"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这也就是为什么项羽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大胜,而马谡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导致大败。
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分外重视实践的作用。明白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我们也要清楚,理论上的知识都是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的,有的甚至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也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的,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读书、读死书,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了。
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壮大我们的国家,使中国走进强国之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