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 李珂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深夜的一通电话说起,在一个11月中旬的晚上10点,我接到来自我素助的电话,说:“老师您快来,李振和我们发微信说他在校外中百超市受伤了,头还流了好多血!”我接到电话后,大脑已经来不及思考,本来在寝室床上准备睡觉的我,穿上外套就火速赶到中百超市,看到满脸是血,瘫倒在地上,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李振,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从小到大,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第一次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我真的害怕,看着昏迷不醒的李振,我不停搓着他冰冷的手,在他耳边不停地小声跟他说话,防止他陷入深度昏迷。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不能让他有事!我是他的素质导师!是他在学校唯一的依靠!我一边和书记汇报情况,一边让素助立即拨打120,赶往了江夏第一人民医院。
在医院,我一边照顾李振,一边和他的室友了解他的情况。李振在高中时就有抑郁倾向,和父母关系也不是很好,总是和父亲吵架,也从来不和母亲交流。当时艺考的压力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让他变得很极端,开始出现抑郁症状,情绪时好时坏,烦躁或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做出一些极端伤害自己的行为。上大学的他,从开学到现在,各方面表现更是差强人意,他们班迟到名单里永远都有他,上课也是随着性子来,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无组织无纪律,入学教育也是一直都考不过,安排的集中复习和班级活动也常常不参加。据他的室友了解到,他已经不止一次有过想要轻生的念头,甚至还发了朋友圈,还曾站在教学楼顶想要往下跳,被朋友劝回。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立马从家长群里联系了他的父亲,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竟然是他父亲的反应和态度。
“他要跳楼?你让他跳!跳了再说!你相信我李老师,你多大?你相信我,他绝对不会有事,我太了解他了!我真的很烦他这样子……”这是我与他父亲通话时亲耳听到的话,有那么一瞬间我都在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电话那头醉醺醺的语气,和一副极不负责的态度让我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我带着他一边做检查,一边和他父亲通话,希望他的父母能赶来学校看看他,但是被他父亲无情的拒绝,甚至后来直接挂掉我的电话,拒绝与我沟通,觉得我在无事生非。我似乎明白了李振生病的原因,他受的伤其实不在身上,而是在心里。他是一个从来不和母亲说话的孩子,一个总是受父亲责骂的孩子,一个想要被关爱,被温暖的孩子。我当时感到非常的委屈,但是李振就在我身旁,他的父亲不管他,我不能不管他!没有办法,我又拨通了他母亲的电话。在李振做检查的这2-3个小时里,我一直不断地在和他的父母来回交涉,我已经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我只希望他的父母能够意识到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必要的关心和温暖。
终于,在凌晨1点,他父亲主动电话过来跟我道歉,但是说他们很忙,家里条件也不好,无法赶来学校,还希望我多照顾李振。面对这样喜怒无常、极其不负责任的家长,我已经无力与他争论对错。我说您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的照顾好他。在做完所有治疗过后,已经是深夜2点钟了,李振也慢慢恢复了意识,他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只有一处皮外伤,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深夜2:30,我平安地将李振同学带回了寝室。
第二天一早我便帮他预约了心理咨询,并带他去武昌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为中度心理抑郁,轻度症状,建议先自我调理,不适随诊。这就意味着,他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自身进行调整。
从那时起,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帮李振!让他振作起来!
那段时间,我除了让他的室友24小时关注他的动向,我每天都和他在qq上互动,或找他来我办公室谈心。一开始他不愿意我说话,也不怎么回信息,我就不断找话题,和他分享我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方法,慢慢地,他开始向我诉说,他告诉我,他其实很在意他的父亲对他的看法,很想得到他们的肯定,但是他的父亲很少关心他,也从来不夸奖他,他说:“老师,我真的好想听我爸夸我一次,想要他的肯定,哪怕就一次!”
面对李振的愿望,我实在于心不忍,无奈之下我再次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再一次耐心地和他详细说明了孩子的状态和心愿,希望他能够给予一个真正父亲的温暖与爱护,在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我听到了一位满怀愧疚父亲的声音。其实李振的父亲只是不善言辞,不知如何表达对儿子的爱,与李振的父亲多次深入交谈后,我与他的父亲也达成了共识,决定尝试改变对李振的态度,他也答应我每周至少给李振打2-3次电话,鼓励他,共同努力让孩子走出阴影、振作起来。
我也常常和他深入谈心,慢慢引导他让他试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成年人,该如何好好珍惜大学的时光。
通过长达一个月的接触,我发现李振其实很乖,也很聪明,他的一次次过激的行为,其实是想引起旁人的关注,想得到关心与爱护。终于,在我的鼓励与帮助下,他通过了最后一次入学教育考试,可把他高兴坏了,高考只有200多分的他,曾一度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通过的考试。上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他彻底地从迟到违纪的名单里消失了,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篮球比赛,承担院里各项活动的拍摄工作。
慢慢地,他的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慢慢地,他和他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从他口里的李珂老师变成了“珂姐”。虽然我不是他的家长,但是从心里我一直都把他当做我的亲人来看待,看到他现在的状态,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他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了!
我的工作时间虽然只有4个月,但是在此期间我处理多次类似李振同学的突发事件。对我来说,变化最大的就是我自己的心态,从一开始的紧张、慌乱,到如今已经能熟练并且迅速的做出反应。说真的,也曾经有过那么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快要崩溃了,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我是一名素质导师,想起我的166名学生,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世界最难做的就是人的工作,而我们恰恰做的就是人的工作。我们每一位素质导师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当事情来临时,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不推脱,不逃避,我相信再困难的问题都会迎难而解,一定会等到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