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怎么过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大家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你的寒假生活准备怎么度过呢?”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官方微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57.6%的大学生选择“回家陪父母过年”,30.3%的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兼职打工”,而选择“留守学校充电”和“休闲娱乐旅游”各有6.1%。调查显示,“回家陪父母过年”成为大学生寒假生活的主流,而学习又成为大学生在家的重要选择之一。
“回家过年”成主流选择
“这次回家我觉得父母老了很多,做为儿女的,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对自己、对父母的辛苦负责。”该校英语专业大二的闫文璐寒假一放假便选择了回家,她说,父母很不容易,寒假期间一定多陪父母说说话,同时认真学习。她觉得目前只有认真学习,努力锻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样才能对得起爸妈和自己。
“以前寒假回家都只是玩,书都不会带的。”闫文璐以往放假回家都觉得带书是个负担。但是今年寒假回家,她却带了许多学习资料。从回家的第二天,她就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上午8:30—11:30都是她专四学习时间。她说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为了跟专四考试的时间匹配。“除夕到大年初五算是我给自己放的寒假,家里也要走亲戚什么的。”闫文璐给自己列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整个寒假她就给了自己6天的假期。
该校日语1001班的朱雅雯也选择了回家,除陪伴父母外,她主要的时间也准备花在学习上,她说语言的学习不能间断,因此寒假回家每天都会花上至少3个小时的时间收听NHK日文新闻,并同步进行听写,从而练习语言能力。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五的她,对于学习从来不会懈怠,整个寒假她最要的一个休闲方式就是进行日语的学习。
一直梦想着毕业后能够当老师的英语1001班刘丽娜,今年寒假放假前就在学校里买好了一系列的复习资料,回家后就开始了她教师资格考试的复习之旅,保证每天有四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看着父母如此的奔劳,想着自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毕业了,同时为了自己的梦想,刘丽娜坚持每天复习。她说,以前的寒假也就是玩,今年寒假回家后就开始学习自己觉得特别充实。
留校族充电学习忙
放假后,英语1001班的陈璐瑶并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学校。为了利用寒假时间好好学习充电,她和同年级的三名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一个英语口语培训班。每天早起坐四十多分钟的车出去上课,晚上下课再坐车回学校休息,就这样将一直持续半个月的时间。
“都大三了,离毕业也不远了,但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足,所以觉得寒假不能浪费掉,要利用起来学习充电。”目前已经大三的陈璐瑶想着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对于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放假后她继续留在学校学习充电。
当记者问起他们每天这样奔波上课辛不辛苦时,陈璐瑶说:“有时候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但是在自己决定要留下来学习的时候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在觉得很辛苦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下,再多努力一点点。想到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自己还是能学到知识,自己能有提高后,也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有同学也在武汉上学,他们学校放假比我们晚十天,放假后我就先去了她们学校,每天在她们图书馆学习,然后等她们放假后再一起回去。”为了在假期多点时间学习,法学1002班的王文静在自己学校放假后去到了同学学校,每天待在同学学校的图书馆学习,她说在学校里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于是就想了这个办法多多学习。
回家后,王文静也给自己的假期学习做了满满的计划,“明年九月我们就要参加司法考试了,目前心里还是没有底,所以过年在家我也给自己计划每天必须要看书四个小时。”目前已经回家的王文静每天一定会抽出四个小时的时间来看看法条、做做题目、听听录音资料。
武昌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邓万民教授表示,90后大学生倾向于“回家陪父母过年”,这是一种好现象,体现了大学生的一种孝心,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常回家看看”也是每一个父母的期盼。他认为,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增强,回家学习、留校充电、社会实践、兼职打工等等都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手段。(刘明杨陈耕苗)
http://news.univs.cn/2013/0131/9531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