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留留 天津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

考题改革
“划重点、背笔记,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的表现。检验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单靠一张考卷不能说明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大学生疯狂备考的现象时这样评价。采访中记者发现,已经有不少学校面对这一问题,正在拓宽创新考试题目,调动大学生的备考积极性。
在刚结束的天津师范大学期末考试周里,新闻传播学院11级新闻学和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就在试卷上发现了一道与众不同的考题——为学校电视台设计台标。试卷的出题者,《广播电视概论》一课的老师陈留留从任教的第一年就把这种形式新颖的策划题搬上了试卷,谈到出题初衷,陈老师坦言,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挥创造力。
这道题总共10分,占试卷成绩的十分之一,而在陈老师教的另外一门课——《纪录片创作》中,学生的期末成绩则基本没有“死记硬背”的成分。“那门课的成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学生分析影片,另一部分则是让他们自己拍片子。”除了设计台标,陈老师还曾经让同学们对于一档节目进行策划,比如,为春晚增加一个新的栏目等等。
谈到这样安排的原因,陈老师说,“一二年级的概论课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我也不希望学生只是背那几个知识点,重要的是书本之外的东西,我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灵活掌握知识,但这种题在他们试卷中的分量不会太重,因为大家的起点不太一样,而到了高年级,这种灵活的题占成绩的比重会高一些。”
这两天,陈老师已经批阅了学生们的试卷,很多同学的答案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记得一位同学设计的台标是类似太空飞船的形状,并为其赋予“探索”之意,陈老师觉得这个设计不但有新意,还符合学校本身的特征。因为“钢笔尖”是师范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很多学生都以钢笔尖作为答案,陈老师说,“同样是钢笔尖,有的同学画得很普通,有的设计则很有艺术感。还有同学将几个简单的字母拼成一个汉字,将中国文化体现在台标上,使这个台标变得有分量也更有深度。”面对这种开放性的试题,陈老师说她将以以下几个方面打分:贴切、新颖、美观和文化内涵。
创意考试,同学们是否感兴趣?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道题很有意思。学过美术的小刘同学觉得这种题对自己很有优势,她记得自己画了一个带眼睛的钢笔尖,钢笔尖左侧写着“TianJin”右侧写着“NORMAL UNIVERSITY”合起来代表天津师范大学,“我觉得这种题不是考你死记硬背,而是看日常的积累和自己的想法,多出点这种题我以后估计就不会挂科了。”而小于同学虽然觉得题目本身创新,但并不适合不会画画的自己,“虽然画得不好,但我觉得我的寓意很好。”小于画了一棵树,树干的左右两侧写了“天津师范大学”,小于说,这棵树代表自己学校的校训:勤奋严谨,自树树人。
陈老师说,今后还会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改革,在允许发挥的地方更多地更换题型,考察学生的不同素质,不过她并不希望增加策划题的分值,“如果增大这种题的分值,对学过美术的同学会有优势。明年我也许会把‘限娱令’‘中国好声音’等时下热点话题融入考题中。”
本组撰文新报记者 刘德胜 实习生 崔博翔
课程改革也要有度
“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视与主流答案相符程度给分,完全不相符得0分。”这是山东大学某学院刚结束不久的期末考试题目。尽管出题老师称这是为考核学生的企业绩效管理,但仍引发巨大争议。检举身边的同学,到底是考试形式的创新,还是对考生人格的侮辱?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期末考试中,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考题并不少见。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某老师就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请写出老师的名字。答案五花八门,同学们直言“伤不起”。
“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搞教育改革,期末考试的新样式也层出不穷。从无人监考,到校内实践考试,到校外实操练习等等,五花八门。不过我认为不是考试形式越多就越好。从学科上来说,传统的文科和理科,还是需要最传统的考试形式,纸笔作答,有理有据,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深度、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工科适合开展一些动手操作的项目或者设计或者制造。经济管理类专业则可以安排一些具体的项目进行练习,如模拟运行一个公司,或者进行一次模拟炒股大赛。考题绝对不能盲目创新,否则就容易出问题,学生并不是老师创新的试验田。”天津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张宝贵老师说道。
【链接】
学术辩论替代期末考试
“一个热衷功名的人却写出虚静淡泊的文章,这就是文不如其人。”“难道虚静淡泊与热衷功名就不能共存于一人之身吗?”……去年,一场特殊的学术辩论在武汉大学文学院2009级人文科学试验班《中国文学批评史》课堂上举行。据了解,这堂辩论课也是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课,这是武汉大学改变传统考试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英文版“牛郎织女”
当王母娘娘带走织女时,居然用英语训斥牛郎没房没车;当七仙女们遇到牛郎时,牛郎一家居然会跳“吉祥三宝”!武昌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英语1104班的考试课堂上,出现了一出说唱跳版“牛郎织女”。该班综合英语老师程钰琼介绍,本次考试内容都是全英文戏剧,由现场学生按照语言流利程度、剧情、表演、创新设计等方面打分。
网络用语成考题
今年期末考试,南京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有一道选择题,“请你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其中出现了一个选项:“甲骑着草泥马抢夺乙的提包。因为草泥马可以咬死人,故属于凶器。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出题者表示其实法学本身不是刻板严肃的,很多案例是很鲜活,很有趣的。
http://www.tianjinwe.com/edu/xwzx/201302/t20130201_22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