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当前位置: 在线首页 » 梅南副刊 » 正文
Supplement
梅南副刊

陈飞飞——第八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推选会发言稿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2-04-12 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我是来自智能建造学院工程造价1802班的陈飞飞,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21年前,我出生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建始县的农民家庭,那里是洪灾重灾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

在高三的时候,我选择了体育特长生这条路,10个月的体训生活对从小体弱多病的我来说很是煎熬,布洛芬胶囊、红花油、云南白药伴随着我的整个体训生涯,但是最终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家人考虑到专业以后的就业前景,就为我填报了工程类专业。

我家一共有5口人,家庭收入来源靠父亲打工,母亲属于高龄产妇,自身体弱多病,还要操劳农活、照顾重病的奶奶;因此我和妹妹高额的学费便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生活费基本上都是由暑假的实习工资和兼职来维持。我曾有过辍学去打工的想法,希望能够为家庭减负。但是父母对我说:“不怕,怕什么,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在这样一个焦灼的情况下,国家针对大学生的奖助政策帮助我缓解了“燃眉之急”,我可以不用常常为了生活费来回奔波于各个兼职点与学校,心思更多的可以放在个人学习与成长上。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也从一个腼腆、不善言辞的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现在担任学生会主席、大学生通讯社特约记者舞龙社社长实践团队负责人、创业公司宣传负责人等十余项校内外职务。

取得240余项成果证书,创新创业、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省赛国赛各类活动都有我参与的身影。

我也常常告诉自己:“国家在我危难的时候帮助了我,让我拥有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到家乡,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倾尽全力,用实际行动回馈父老乡亲。”而我也一直在为之努力着。2020年暑期,受疫情影响,原定的线下支教活动只能取消,于是我们组建了学校第1支线上支教团队,旨在响应“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精准对接青海玉树、湖北黄石等地教育相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活动共计开展33天,总授课时达368课时。

志愿服务期间,因为劳累过度我晕倒在地,不省人事,再次醒来已不知过了几个钟头!那是我与死神最接近的一次了,现在想想都觉得很后怕,我怕我的生命就此结束,再也不能为家庭承担责任,再也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还有我伟大的报国梦想还未实现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活动受到了中国青年网等多方媒体报道团队及个人共荣获六项国家级奖项。

大一的时候,我是志愿服务的一名参与者,在大三的时候,我开始自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同学们一起关爱社区老人、烈士陵园祭奠活动等,这让我明白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含义,从那时起,我不仅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还能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服务添砖加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们应时刻牢记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力争为群众办实事2021年暑假,德尔塔病毒突如其来,武汉沌口街道发现数例感染者,8月3日,沌口被划分为中风险地区,武汉再次进入紧张的“战役”状态,面对着比“新冠”更加强大的病毒,主动参与到这次沌口临时隔离点的建设当中来,和大家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又累又困又饿,半夜11点左右,那时我刚刚完成人生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消息传来,我还来不及收拾和放松,立马做好防护措施后就踏上了逆行者之路,我所参加的为密切接触者搭建临时观察隔离点的工作。

持续高强度工作数小时后已是凌晨,我只能躺在又热又硬的人行道上休息片刻。

略作调整后便再次奔赴到小区的志愿者工作当中去,与医护人员一起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我知道只有我们多担待点,大家受到的生命威胁才会少一点!

四年里走过的点点滴滴,参加和组织了近百场活动,我知道有收获就有失去,有遗憾就有感动!但是我明白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三维素质也初见成效,专业素质上曾获专业成绩第一,多次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这四年在梓山湖,梁子湖蔡甸区,江苏盐城参与实习,从事测量、施工员、合同部的工作,对我而言也是一份磨砺,我还利用专业知识打造了健身房。

创新创业素质上也拥有三项国家专利,参与的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小橘灯”公益支教获评省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也成为了武汉酷瞄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团队宣传负责人、预见遇见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文学社社长、武汉微之创咨询有限公司创新顾问。

我所在的创业公司在2021年湖北省创新成果拍卖会上以最高的8万元成交额被企业拍下20%股权登上人民日报,我的创新事迹也被江夏电视台播报。

在书记、老师的辅导下成功获评中国电信奖学金。

通识素质上获评福布斯世界阅读挑战记录一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团中央“千校千项”活动青年基层观察员、团中央“千校千项”活动个人事迹奖等荣誉。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尽我所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疫情防控,参与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余项,服务时长超1700小时,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周刊、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专访报道300余篇。

“两获奖学金为妹妹缴纳学费”和“大学生疫情期间在家自建健身房”事迹登上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超2000万次)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大学期间的积累和沉淀,让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我的人生追求。我心中的那团火让我毅然决然的选择走进军营,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将每一滴血汗都挥洒在祖国热土之上。我将为此目标,努力奋斗,青春无悔!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