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下旬,湖北省普降特大暴雨,引发严重灾害。汛情导致许多房屋、车辆、农作物被淹,江河水库水位偏高,山洪地质灾害频发,湖北各地武警官兵全力救险。武昌理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号召各院素质强,思想好的广大团员进行防汛救灾,其中城市建设学院许多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冲在抗洪一线,助力家乡的防汛工作。
城建学院张梓豪家处潜江市,当地汛情也是十分严重。在接到学校校团委的通知后,张梓豪立即在社区投身于防汛救灾的工作当中,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图为张梓豪在现场询问相关情况 张梓豪提供
在现场,张梓豪同学认真负责,采取措施得当,坚守在汛点,并且跟随领导详细询问相关的情况。在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本社区的防汛救灾队为灾区贡献达241人,提供饮用水52处。在社区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将近两周的艰苦奋斗,目前灾区各方面的情况已基本稳定,现场防汛工作已基本被控制住。
在笔者采访到他的时候,他回答道:“期间有很多的困难。因为上个星期连着下暴雨的原因,我们这里都被淹了,我们这里的水库和潜江的一条河是连在一起的,暴雨过后水库的北位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当日我和领导们一起去防讯,观察汛情。在途中,很多路都被淹了,我们都是踏水走过去的。因为我们这里是农场,有许多的田地,大部分田地全部被淹没,很多老百姓的庄稼全部被水淹死,我们赶紧去水库种树,搭建抗洪坝。有的地方水位很高,我们都是许多人站在水中搭人梯,然后一直泡在水里几个小时才完成工作,这几天因为天气还是不稳定我们还是要每天去观察水位的变化,每天都会派人去守岗。虽然非常的困难,但是我还是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的,灾难是不可预料的,我需要时刻注意。
7月9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沿河的富河河段出现两处河堤溃口,发生溃口之后,周围3个村6000多位居民被洪水围困,当地连夜利用大型的推土机转移群众,暂无人员伤亡,目前居民已安全转移至排市镇中心小学安置点。7月11日6时,阳新县富河水位23.70米,超过1998年23.69米的历史最高洪水位;8时,阳新县将防汛应急响应由II级升至I级;10时7分,位于长江口的富池大闸依次关闸,分洪前10孔闸门全部关闭,防止江水倒灌。城建学院何兆鑫同学家住黄石市阳新县陵园路,他投身到了抗洪一线。陵园路居委会组建一支突击队进行抗洪救灾。突击队整装待发,提前做好抗洪准备工作,并且给每个人都分配有任务。何兆鑫同学被分配到了守堤的位置上,通过人员轮班制,日夜对堤坝水位进行监视,防止水位增长。

图为何兆鑫在守堤并监视 何兆鑫提供
武昌理工学院城建学院龙志文同学家在湖北省嘉鱼县护县洲,突如其来的水灾使人民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龙志文在接收到当地汛情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到防汛工作当中。
据悉,在面对天气异常情况下,他们提前做好了全方位的防洪准备工作,组织全组人员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戒,严阵以待;通过人员轮班制,日夜对堤坝水位进行监视;并且对农田作物进行提前收割与抢收。据记者了解,龙志文同学防汛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挖泄洪堤与检测水位。面对严峻汛情,他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防汛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他说在防汛工作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三轮暴雨的晚上,他们发现水位上涨急速,距离保证水位仅仅不到0.2米,汛情十分严峻。为了下游部门低位地区的安全,他们将长江中间的护县洲河坝挖开,牺牲农田来保证人民安全。

图为志愿者在现场 龙志文提供
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作为长江沿岸城市汛情也十分严峻,大冶市七月进入连续性较强降雨时段,且此轮降雨雨带稳定、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很高,防汛赈灾工作刻不容缓,来自武昌理工城市建设学院的吴昊就来到大冶市汪仁镇沿湖村委会,参与到了家乡的防汛赈灾工作中。
据了解,他主要负责对村民的受灾情况做统计,整理村民受灾情况,因为汛情严峻,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对村民受灾情况的统计就非常重要,这对以后政府后续补贴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说:“对受灾情况统计十分复杂,因为水灾影响的方面特别多,几乎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其中最难统计的方面就是对村民受损农作物情况的统计,许多家都损失了一些农作物,而且农作物种类多,如要统计所有村民花生的受损情况,所以工作量就比较重,另外对于村民房屋受损情况还要去实地进行考察,因为一些人会故意夸大损坏程度及多上报项目等,所以要去现场进行核实考察,保证真实性。”这个工作虽然工作量大,有些辛苦,但是吴昊同学没有半句怨言,因为他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家乡,这是为了许许多多受到汛情影响的人们,他乐意去帮助他们。

图为吴昊同学在村委会进行受灾统计 吴昊提供
(余道彬 胡振翔 李薇 鲁信)
https://www.sohu.com/a/414662666_49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