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山区传授中华文明礼仪
|
教留守儿童“读懂”抱拳礼拱手礼
|
本报讯(通讯员翦朝霞 刘明杨 记者屈建成)“同学们,你们知道抱拳礼和拱手礼的区别吗?”昨天,武昌理工学院“大手牵小手”五峰支教队的大学生们将“中华文明礼仪”带进山区课堂,受到留守儿童们的热捧。
课堂上,负责该课程的高天岚循循善诱,阐释了什么是礼,由此延伸出对“为人处世”的正确处理方法,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及“如何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告诫同学们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在抱拳礼中,左手为掌,表示德、智、体、美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手为拳,表示勇猛的习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为武’以此来约束勇武的意思……”高天岚还将抱拳礼和拱手礼的行礼方式给孩子们做了详细介绍,并亲身示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他讲道:一般情况下左手压右手为报喜,右手压左手为报丧,然而在拱手礼中,是属于一种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一般情况男子右手握拳在内,左掌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高老师”仔细讲解完行礼细节后,学生们便纷纷按照老师所讲注意事项进行练习。
针对老师精彩的讲解和示范,小学生毛如熙说:“日常生活中,遇见叔叔阿姨我只会打个招呼问好,在老师没有讲礼仪课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拱手礼,很感谢老师教给我们这些。”
“拱手礼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当大家对外国人做一个正确的拱手礼时,他们将会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支教队负责人冯羽表示,现在我国的年轻一代,对中国的传统礼节知道的不太多,所以礼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http://whwb.cjn.cn/html/2016-07/28/content_5547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