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武昌理工学子“三下乡” 让留守儿童假期不孤单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6-07-18 阅读:

                                                                                 

      

中南在线7月18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陈思逸 通讯员 张中顺 报道)7月17日是武昌理工学院“三下乡”恩施社会实践回顾总结一周实践活动的日子,该队扎扎实实开展“三下乡 关爱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特色创建工作,通过延伸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特色课堂等志愿服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

“成功内省” 说出自己的中国梦

“我的梦想是以后当一名人民教师,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传授学生知识”演讲人吴静怡正在述说自己的中国梦。据了解,由于这里的孩子受到的家庭温暖相当少,一些孩子的父母甚至在比较远的外省打工,一年见一两次面对他们来说都是种奢侈,导致他们性格内向孤僻,几乎不会主动和他人交流。为此支教队员特地开设这门课程,使孩子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自己,并提高自身的演讲水平,使自己更好的确定了的人生方向。

据了解,学校每周每个班级将会举行一次“成功内省”教学活动,每节“成功内省”课程共有10名学生上台演讲。

特色大课间 教授学生军体拳

“哈、哈、哈”,操场上传来一阵阵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喊声,支教队员们正在带领孩子们训练军体拳,孩子们克服了往日的娇气和脆弱,不怕苦,不怕累的练习每一个动作,连贯的动作练就了他们钢一般的毅力。据了解,此次共有10名支教大学生担任教官,将全校106名学生分成2组利用大课间时间,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为期30天的第一套“军体拳”学习。

上午十点的太阳,似乎显得格外的炽热,孩子们在它的照耀下早已汗流浃背,但是孩子们没有放弃,也许是山里孩子特有的坚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他们很快掌握了基本的动作。支教队员陶龙珠说,看到学生们刻苦的练习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希望军体拳的练习能为大课间活动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1对1沟通辅导 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老鹰来了,老鹰来了”“呵呵,抓住了,抓住了”孩子们在操场上欢乐的跑着,孩子们与初见支教队员们时的那份羞涩早已不见了踪影,欢快的叫声响彻了整个操场。志愿者们正在和孩子们玩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据悉,每天晚上志愿者们就会到小镇中接孩子们到学校里进行“一对一,一对二”沟通辅导和做一些小游戏。

“在白天的教学中,孩子们大多数很胆怯,性格内向孤僻不敢举手发言,希望通过每天晚上做游戏的时间,让他们的心灵窗户慢慢打开和我们成为好朋友。”队员陶龙珠说道。

经过七天的亲身体验,这里艰辛的生活、简陋的教学条件牵动着每一位队员的心。实践队长张中顺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课堂,是优化管理、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的重要举措。志愿者们希望通过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给孩子们带来夏日的关怀,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难忘的假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