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在线7月19日消息( 通讯员 张中顺 报道 )近日,来自武昌理工学院“三下乡·精准扶贫”实践团,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桃源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这里刚下过几场暴雨,急湍的洪水给附近地势低洼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洪水带来的灾害已经初步解决,但是洪水过后遗留下的安全隐患问题还是亟待解决。洪涝灾害极易造成流行疾病。于是实践团队员针对“三下乡·精准扶贫”之卫生帮扶展开一场留守儿童防洪防灾自救演练。
实践团队长张中顺对此召开了会议,主要内容为首先明确哪些地方受灾及受灾程度;其次是发洪水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跟当地居民普及洪水之后容易患上的疾病,以及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对洪水的应对措施。讨论会上护理专业的支教队员黄金花说道“我们有必要为当地民众普及预防相关疾病的知识,一般天灾之后都有疾病的传播并且应该协助调查一下洪水原因及一些抗洪的知识”。为此,该支教队紧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为落水洞小学的小朋友们开设了一门别开生面的洪灾过后各项安全问题的讲授课。
课堂上,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们进行了洪灾逃生模拟训练,让学生意识到洪灾的严重性,并引起重视,希望当洪水真正来临时能减少一些伤亡。紧接着就是讲授洪灾过后的各项疾病的预防措施,当前该地正处于汛期,食品、水源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这些都可能会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并且告知学生注意饮食卫生,即食物要烧熟煮透,不要喝生水,勤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由此看来洪灾过后的各项疾病预防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最后,整节课在学生主动去学习去体验、老师认真去讲解去叮嘱中圆满结束。
“这堂课来的真及时,刚好可以用上,回家我就告诉爸爸我今天学到的这些预防措施”六年级的杨正浩小朋友这样说到。天灾人祸虽然很难避免,但是事发后的应对态度却可以将灾后损失降到最低,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