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7日消息(通讯员 胡佳怡 报道)为了提升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于7月7日在南漳县九集镇文化站开展了以“守护舌尖上的卫生与健康”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由胡佳怡老师主讲,旨在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科学的饮食知识,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课程伊始,小胡老师以武汉特色美食如蔡林记热干面、重油烧麦等为切入点,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随后,话题一转,深入剖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着重强调了“三不要”原则:不要食用不健康的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此外胡老师详细列举了十大垃圾食品,如油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罐头类食品、加工类肉食等。老师指出,这些食品往往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危害,如导致肥胖、引发心血管疾病、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等。

对于三无食品,小胡老师明确解释了其定义,即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名称的食品。这类食品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质量保障,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添加违禁物质等问题,食用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同时关于过期食品,小胡老师强调,任何一种食物都有保质期和安全食用期,过期食品可能会发生霉变、腐败、变味等情况,产生腐臭味。她特别提醒大家,腐坏、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储存方法,小胡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如何存放”的小游戏,涉及鸡蛋、绿茶等多种常见食品。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食品储存知识。同时在饮食卫生方面,小胡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她强调,饭前便后要勤洗手,这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生吃瓜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避免因食用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引发疾病。
此次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了实用的食品选购、储存和饮食卫生知识,还增强了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队长李一鸣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零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小朋友们正值发育时期,食品安全意识必须要增强。这节课对小朋友们来说,非常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