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7日消息(大通社记者 郭姿彤 报道)在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为引导乡村学生认识长征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武昌理工学院第六届知行书苑支教队“文润童心·法护青禾”志愿服务团于7月7日在天门市干驿镇干驿小学,面向在校学生开展长征主题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多媒体资源整合与沉浸式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力求以生动鲜活的形式系统呈现长征历史脉络,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筑牢信仰根基,让长征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课程以动漫教学为切入点,志愿者选取《那年那兔那些事》中红军过雪山的片段播放,画面中暴风雪肆虐,战士们衣着单薄艰难前行,一位老战士毫不犹豫地将棉袄脱下递给小战士,自己则在寒风中颤抖着继续攀登,生动展现出革命队伍中舍己为人、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播放结束后,志愿者结合画面,讲述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时物资匮乏、衣着单薄,却凭借顽强意志和战友互助精神战胜恶劣环境的真实历史,并展示相关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将动漫场景与真实历史相联系,深入理解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

在经典诵读环节,志愿者带领学生齐声朗读《七律·长征》。志愿者简要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点明这首诗是对长征历程的高度凝练。朗读过程中,志愿者引导学生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传递诗歌中的豪情壮志。结合“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等诗句,志愿者向学生阐释红军战士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乐观态度。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更深刻领悟长征精神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内核,实现经典诵读与历史教育的有机融合。

知识讲解阶段,志愿者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勾勒长征的基本脉络。随后,课程重点转向精神传承与时代联结,志愿者向学生讲述钟南山在疫情期间临危受命、逆行出征的担当精神;介绍戍边战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誓言。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代下的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此外,志愿者还以时间为线索,带领学生回顾国家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历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团队负责人梁仁博,他表示:“此次课程将历史教育与青少年认知特点结合,后续还将开发系列红色主题课程,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走深走实,助力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