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7日消息(通讯员 高玉蕾 报道)为增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识,杜绝溺水悲剧发生,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田野新青年之红安薪火志愿服务团于7月7日走进红安县翰林苑小区(邻里食光)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课程,将AI技术深度融入乡村安全教育,以科技力量与生动实践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据悉,溺水是我国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首要因素,夏季更是事故高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红安薪火志愿服务团在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前,做了充分准备。成员查阅教育部门发布的事故数据,分析典型案例,精准定位教育重点;结合红安县水域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团队制作动画视频、趣味卡片,准备人体模型等教具,将理论与实操结合,并多次试讲打磨讲解和互动环节,确保课程兼具实用性与吸引力。

课堂上,志愿服务团成员以图文并茂的PPT和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视频为切入点,向学生们详细讲解溺水事故的高发时段、危险水域类型以及溺水的严重后果。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私自下水游泳的危险性。在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们围绕防溺水“六不准”原则,组织知识竞答和情景模拟,学生们积极参与,争相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如果看到同伴溺水,我们不能盲目下水救人,要大声呼救并拨打110!”一名学生在互动中准确回答道。

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志愿者们还设置了救落水同伴的情景模拟教学。志愿者利用道具模拟河流、池塘等危险水域场景,模拟同伴不慎落水的突发状况,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救援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志愿者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强调利用竹竿、长绳、救生圈等工具施救,以及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等正确救援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科学救援技能。

“以前孩子总觉得安全课枯燥,这次的AI动画和游戏让他听得特别认真!”一位学生家长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课程,不仅提高了红安县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更探索出AI赋能乡村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展现了武昌理工学院青年学子以科技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精神风貌。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团队负责人韩亦菲,她表示:“在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赋能教育活动,将安全知识与前沿技术传递到更多乡村地区,为筑牢生命安全防线贡献高校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