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武昌理工学院新闻网


Special
专题推荐

变废为宝,创意无限——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开启垃圾分类奇妙课堂

校对:岳佳佳 责编:周黎 终审:刘明杨 时间:2025-07-19 阅读:

中南在线7月19日消息(通讯员 乔筱哲 报道)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进校园”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通城县青少年儿童环保意识。7月17日,“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在旭红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课程。通过沉浸式教学与互动实践,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环保知识课。


在课程导入环节,主讲老师宋疆瑜将课堂布置成微型“垃圾处理站”。通过展示一组包含剩饭残羹、废弃纸巾等典型生活垃圾的实物样本,引导同学们计算每人每日产生的垃圾量。通过对比通城县人均日产生1.2公斤垃圾的数据,师生们共同探讨了垃圾减量的具体方法。在揭示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多重累积效应后,宋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科学分类不仅是减轻环境负担的有效途径,更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实物制作环节,同学们化身“环保小达人”,将课堂变成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工坊。“老师,这个洗衣液瓶能变成什么?”“老师,这个瓶盖怎么做成会转的轮子?”,面对同学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宋老师为大家一一细心讲解,鼓励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随着时间推移,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陆续诞生:由洗衣液瓶改造的向日葵造型花盆、用矿泉水瓶组装的旋转式笔筒、酸奶盒精心装饰而成的文具收纳盒。教室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和欢笑声,让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变废为宝的魔法魅力。此次环保主题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有效构建起“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 的环保传播链条。星火志愿服务队深信,当垃圾分类理念真正深入童心,环保行动就将突破口号层面,化作千万双共同编织绿色未来的双手,让绿色文明在通城大地蔚然成风。

记者采访到金怡同学,她兴奋地说道:“以前我以为垃圾只能扔掉,今天才知道饮料瓶能变成漂亮的花盆,废纸能做成小花。以后我不仅要把家里的垃圾分类好,还要把旧盒子、瓶子都收集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改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