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在线7月10日消息(通讯员 黄雨欣 报道)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备受重视的当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在儿童心中厚植科技强国梦想,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科技探索精神。7月8日,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梅南薪火”党史宣讲团走进九集镇文化站,为30多名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强国的红色基因”主题课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课程开篇之际,一段融合神话人物与国防科技元素的短视频迅速吸引孩子们目光。视频中,“嫦娥”与探月卫星翩然共舞,哪吒伴随航空母舰破浪前行,画面出现时,教室里不断响起惊叹声。宣讲团老师以襄阳的国防科技成果为切入点,展示神舟火箭图片,不少孩子兴奋举手,争相表示在电视上见过这一“大国重器”。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向他们介绍,家乡襄阳的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所,是众多大国重器诞生背后的重要力量。同时,老师讲述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投身科研事业的故事,诠释“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无私奉献内涵。当被问到“若成为像邓稼先一样的科学家,会发明何种新科技”时,孩子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有孩子认真说道:“想发明会飞的房子,这样灾区的小朋友就不用害怕地震了”,童言童语间,洋溢着对科学探索的憧憬,以及对祖国深厚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小手工成为此次活动的高光时刻。孩子们化身“航天工程师”,在老师指导下专注拼接纸杯火箭。当模型完成,教室欢呼四起。他们庄重地将五星红旗贴纸贴于箭体,自豪地为火箭取名“神舟号”“天宫火箭”。稚嫩的声音中,饱含对航天事业的向往,以及对星辰大海的憧憬。
此次活动通过独特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注入了鲜活动力。最后,宣讲团的小廖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课程以从具体到抽象、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让孩子们既增长了见闻,又增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感。”(完)